×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重生北宋:武夫当国

第6章 心里有底了

那都头又勉励了李骏几句,转头又将那几个兵痞给训了一顿,这才转身去指挥民壮清理马道上的尸体,将伤亡的军士抬下去,把消耗掉的矢石及时补上,准备迎接敌军更猛烈的攻势。

等都头走了之后,何老三压低声音,盯着李骏,恶狠狠的说:“小子,你给我等着!”

李骏冷笑,没有理会他的威胁,只是走到垛口前观察下方的情况。

这场仗显然已经打了好些天了,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钉着无数箭支,一些地方的箭支密得跟豪猪的刺似的,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去世。城墙脚下是成堆成堆的尸体,城墙上有大片血污,几架巨大的云梯倒在地上熊熊燃烧,弄得浓烟滚滚。此外,还有许多飞梯也被推倒,落在地上摔得散了架。城门处,几辆冲车车身插满利箭,翻倒在地,有一辆暂时还没翻,只是可能是被铁汁之类的东西浇中,变成了一支火炬,烧得那叫一个凶。每一辆冲车残骸周围都躺满了尸体,有的是被利箭射死的,有的是被从城墙上飞下来的短矛击中贯穿身体的,有的则是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生生砸扁……当然,最惨的还是被滚油甚至铁汁淋中,都没个人样了。

从堆积的尸体数量和被摧毁的攻城器具来看,西夏军队是下了血本了,攻得很凶。但宋军防守得也很顽强,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机会,因此西夏军队在攻城作战中遭遇了相当惨重的伤亡。

在一箭之地开外,西夏大军巍巍列阵,旌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黯淡的日光下,刀枪和盔甲闪耀着冷厉的寒光,巢车、冲车、投石机、床弩、云梯等诸般攻城器械林立,身披重甲的具装甲骑屹立于步兵后方,而身披皮甲连头盔都不怎么戴的轻骑则在战场上游走,也不知道是在寻找机会还是在警戒。大批步兵在攻城器具后方巍魏列阵,队形严整,如同一团铅云死死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人呼吸不畅!

烈马强弓,旌旗蔽日,甲士峥嵘,端的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百战劲旅!

李骏也不知道他们动用了多少人合围这座小城,光是他视野范围内的,恐怕就有三四千了。跟那些扯淡的演义小说和演义题材电影电视比这点兵力自然是少得可怜,人家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封神演义里西周伐商甚至动用了一百六十万大军,三四千人,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但真实的战场跟演义小说里的不一样,几千人马铺开来你就觉得看不到边,一两万人摆开来你会觉得满世界都是,东望不到头,西望不见尾。这三四千人只是围攻他们这一面城墙的兵力,其他方向同样在遭受围攻呢,估算一下,围城的西夏军队兵力少说也在一万以上了。

对于一个经历过的最大规模的战斗也只是一个排的武警围歼二十来号贩毒武装人员的小武警来说,这战争规模已经很吓人了。

突然就觉得哪怕是披上了以防御能力强悍著称的瘊子甲,自己这条小命也不是很稳……

李骏很郁闷,他这是什么狗屎运,一上来就撞上了这种大场面!得亏还有一道城墙可以倚仗,不然他怕是一个照面就给剁成饺子馅了!

他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那座城池,这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座数里见方的小城,目测他们据守的这段城墙全长不到一千米,其他城墙段就不知道了,估计也长不到哪里去。城墙是夯土的,在激烈的战斗中遭到了不小的破坏,显得越发残破。城内的建筑物同样是残破不堪,大多都是低矮的土房,能用上红砖或者青砖的建筑物少之又少。这样一座小城实在没啥油水,也不知道西夏人发什么神经,居然出动大军前来攻打!

那名帮他披甲的乡兵见他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忍不住提醒:“三郎,别东张西望!万一被当官的逮住,会挨军棍的!”

秦汉隋唐时代的军纪都是非常严酷的,临敌时东张西望的、大声喧哗的、站错位置的、上官提问时支支吾吾的,轻则挨军棍,重则掉脑袋,如果撞上杨素那种喜欢在大战前拿着放大镜寻找将士们的过错,然后拉出来砍了祭旗的主,那连军棍都不会有,直接砍头。宋代的军法没有秦汉隋唐时那么严了,但是在战场上东张西望的话还是很容易被扣上一顶扰乱军心的帽子,一顿军棍打到你屁股开花。

李骏认识这位,这是某个被他附体的例霉蛋的发小,姓彭名壮壮。这名字起得不怎么样,不过古代老百姓都这样,喜欢在给孩子们取名的时候寄托自己的期望或者祝福,彭壮壮的父母肯定是希望他长得又高又壮,百病不侵,所以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可惜彭壮壮让父母失望了,由于营养不良,他长得又矮又瘦,跟壮完全不沾边。在乡兵中接受射箭训练的时候别人能轻松拉开七八斗弓(一斗九磅,七八斗弓大致就是六七十磅的样子),他连拉开六斗弓都费劲,所以哪怕是在乡兵里他也只能做个打杂的,干些帮人家披甲、背刀剑箭支之类的活。好在他跟原主的交情不错,原主在军营里给过他一些照应,他的日子倒也不算太难过。

李骏收回目光,说:“也不知道西贼哪根搭错线了,无缘无故跟来打这么座穷得当当响的小城!”

彭壮壮嘿嘿一笑,说:“西贼这不是被咱们西军给打得损兵折将,焦头烂额了,这才出动重兵围攻古骨龙城,想挽回败局么!”

李骏一怔:“古骨龙城?我们现在是在古骨龙城?”

彭壮壮诧异:“我们一直是在古骨龙城啊,都在这里呆了好几个月了……你不太对劲啊,是不是脑袋被击伤了,把这都给忘了?”

李骏打了个哈哈:“我不是头被重去了一下,脑袋到现在还晕乎乎的嘛……”

随口糊弄着彭壮壮,心里却有了计较。

古龙骨城没有龙骨,它是坐落在青海高原上的一座小城,平平无奇,毫不起眼。不过在一些历史爱好者眼里,这座小城还是有点存在感的:

宋军曾在这里取得过一场大胜。

宋朝的运气一直都不怎么样,刚建国便面临着如何从地广**、人口众多、胜兵四十万的辽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一世纪难题。厮杀数十年后辽宋都发现想干掉对方并不现实,最终定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向辽支付一笔可观的岁币,辽不再攻宋,算是花钱买平安了。

辽这边刚消停,西夏又崛起了。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连着几场惨败像一记记有力的耳光,抽得大宋螺旋升天。最衰的是,西夏已经是两宋除了早就炸成原子状态的吐蕃之外最弱鸡的一个对手了,不管是地盘、人口还是军力,跟辽、金都没啥可比性,更别提蒙元了。可就这么个小鼻噶大宋也搞不定,与西夏的战事贯穿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一直到二圣被请到五国城看傻狍子呲牙,都还是没能搞定小小的西夏。

当然,大宋也并非拿西夏这个小鼻噶毫无办法,在吃了一堆败仗后他们已经摸索出有效的战略战术了,那就是挖深壕筑硬寨打呆仗,步步蚕食,花个几十年时间彻底拿下横山。横山天险一丢,银川平原就暴露在宋军兵锋之下了,宋军将彻底掌握战略主动权,灭掉西夏将不再是梦!

历经神宗、哲宗两朝的封锁、消耗,到徽宗后期,西夏已经变得十分虚弱了,眼看时机渐渐成熟,徽宗派大太监童贯领兵十余万,向横山发动猛攻,一时间整个河湟、青唐都是锋火四起,血流成河。在宋军猛烈的攻势下,西夏连战连败,大量据点被摧毁,宋军的堡垒群长了腿似的向前移,一步步挤占着西夏的防御空间……

急了眼的西夏决定避开宋军重兵云集的横山战场,将战火烧的河湟谷地,迫使宋军分兵以减连横山方向的压力,于是作为河湟谷地战略要冲的震武军首当其冲,成为西夏重点打击的对象。宋军与西夏军已在这片寒冷而荒凉的土地厮杀了好几个年头,宋军在野战中吃了不少亏,西夏军则很难啃得动宋军的城池,谁也奈何不了谁。

想一想,这应该是西夏军第二次围攻古龙骨城了。第一次他们围了十几天,见城池坚固,宋军来援速度又快,赶紧撤了,这次他们又来了,还带来了大量攻城器械,一副非打下这座城不可的架势。但了解这段历史的李骏知道,他们还是失败了,而且输得有点惨。

因为他们的对手是种师道,徽宗一朝有数的名将。这位老爷子这辈这就干三件事:吃饭、睡觉、打西夏!碰到这么个对自己知根知底的对手,想取巧的西夏不吃败仗才有鬼了。

嗯,心里瞬间有底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